华语邮报, SEP 24, 2025 中国首次设定绝对减排目标,计划到2035年减少7-10%的温室气体排放。 中国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绝对减排目标。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表示,中国将在2035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%至10%,并“力争做到更好”。这是中国继承诺在本世纪内实现碳中和后,首次明确提出绝对削减幅度。 作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,中国的行动对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。2023年,中国排放量接近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,占全球总量四分之一。若能减少10%,相当于英国全年排放量的近四倍。 然而,环保组织认为该目标力度不足,难以确保《巴黎协定》中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.5℃以内的目标。国际分析人士指出,要真正达标,中国可能需要在2035年前至少削减30%以上的排放。 尽管如此,观察人士也强调,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有超额完成目标的记录。例如,到2024年,中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已提前六年达到2030年的既定目标。 这一最新承诺被视为中国走向减碳的重要一步,但能否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“转折点”,仍有待观察。
中国
中美贸易战升级,中国转向巴西等国进口大豆,美国农民收获季面临巨大压力 【华语邮报】美国大豆收获季即将开始,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却停止了采购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一直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市场,2024年进口大豆近130亿美元。然而,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,北京转而大举采购巴西大豆,并增加自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进口。 美国农民因此承受巨大压力。近四分之一的美国大豆依赖出口到中国,如今需求骤降,导致价格下跌,许多农户担忧难以维持生计。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警告,若情况持续,将有大量农民无法存活。 分析人士指出,中国此举不仅是出于贸易谈判筹码考虑,也在通过投资巴西农业基础设施、调整猪饲料配方等方式,长期削弱对美依赖。美国农民则呼吁政府开拓新市场或提供补贴,以缓解冲击。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1日 据美国财经媒体报道,墨西哥计划将来自亚洲,特别是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,从现行的20%提高至50%。对此,中国商务部在周四晚间发表声明,警告墨方需“极度谨慎,三思而后行”,并表示如有必要将采取反制措施,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 声明指出,中墨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,中国“不愿看到双方的合作受到影响”。 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日前透露,提高关税的计划仍需国会批准,并将在生效30天后实施。此举是墨西哥联邦预算提案的一部分,涉及约52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。 分析人士认为,中国汽车在墨西哥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其他亚洲品牌,而非西方车企。即便关税上调,中国车企凭借价格与供应链优势,仍具市场竞争力。
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印俄油进口征100%关税 Sep 10, 2025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的俄罗斯原油进口征收最高100%的关税,同时表示美国准备“对等”回应欧盟可能采取的任何关税措施。此举旨在向莫斯科施压,推动乌克兰战争和平解决。 报道称,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后进展有限,且中印贸易谈判仍在进行,中国和印度分别与俄罗斯保持高额能源贸易。特朗普称与印度总理莫迪关系良好,并对达成贸易协议表示乐观。
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试行,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可免签在华停留30天。 中国周二确认,自9月15日起,俄罗斯游客赴华将享受30天免签政策。 该政策将于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试行。在此期间,“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可免签入境中国,并停留不超过30天,用于经商、旅游、探亲访友、交流及过境等目的。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。 郭家坤指出,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等多个领域开展“友好且互利的合作”,“在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下”推进双边关系。 针对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周一发表的言论,即称中国8月31日至9月1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(上合组织)峰会“主要是作秀”,并指责印度因购买俄罗斯石油而“资助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行动”,郭家坤回应称:“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,中国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。” 他补充道:“我们一贯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” 郭家坤还表示,本次天津峰会是“上合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”,也是“上合组织历史上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峰会”。
基辅 | 2025年8月22日 ——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·泽连斯基明确表示,中国不会在未来可能达成的俄乌和平协议中担任安全保障国,理由是北京在战争中帮助了俄罗斯。 背景显示,俄中两国领导人关系紧密。入侵前数周,普京在北京与习近平会面,并签署了“无上限伙伴关系”。此后,中国在国际制裁压力下仍帮助俄罗斯维持经济运转。美国和欧盟均指责北京协助莫斯科规避制裁,并在能源、电子、化工及运输零部件等领域持续合作。